其他文章類別

    你問我為什麼最終選擇了埃德蒙頓。所以這是我的理由。

    從2016年移民至今,我在加拿大一共搬了三次家,其中兩次還跨了省,而在2019年都快要結束的時候,決定在埃德蒙頓安頓下來的理由究竟是什麼?有人問我。

    大家一提到加拿大移民也就會想到溫哥華和多倫多,然而我在其中哪一個城市都沒生活過,也不知道在那兩個城市生活起來會怎麼樣。每個人在生活中的需求和對生活上的追求都不一樣,至少對我個人而言多倫多的吸引力並不大,是因為整個城市顯得太急躁、太匆忙。畢竟在這個國家那裡的人口最多,人多的地方在各個方面的機會和選擇也就多,可是那些都不是我最重視的。至於溫哥華,我還沒有去過,會不會喜歡那裡我也只能猜,暫時沒有興趣。

    叫人喜歡上一個城市的因素有很多,但要考慮是否在那裡定居的話,除了那些因素之外往往還會有一些客觀原因起到決定性作用。

    自從十八歲那年開始在海外各個城市生活過的我,曾經也喜歡過其中不少地方。就如廣州,一開始喜歡上她完全是意外,離開過幾次還返回了幾次,那就應該是緣份。但在後來我領悟到,緣份不如想象中的那麼絕對,人們總愛拿緣份說事,事實上在那段故事中添加了感情色彩來說服自己。既然能遇上,或多或少還是有點緣份吧,可是那份緣並不是讓你決定在一個地方生活下去的唯一因素。最終我也離開了廣州。

    在加拿大生活了才四年,這樣短的時間裡面搬家都搬過三次的人應該不多見,搬了那麼多次也沒有到溫哥華和多倫多(及其周邊地區)的應該更少見。

    生活過的這幾個地方其實我都很喜歡。首先是 Montréal(蒙特利爾),那是富有文化氣息的一座城市,幾乎整個城區範圍都是散步的好去處,還有那些個人經營的餐廳和咖啡廳都是我愛上了那個城市的理由之一。我甚至到現在都認為,如果可以說自己是個蒙特利爾人,那是非常浪漫的一件事。

    離開以後,我還有一段時間相信將來會有一天要回去的。

    Je reviendrai à Montréal,這一首歌我都不知道重複聽了多少遍了。雖然他不是原唱,但我還是比較喜歡聽他的版本。

    有一點不能否定的是,我在心中對魁北克不只推崇當地文化而在某些程度上強加於人的做法慢慢變得受不了了。如果自己還在那裡可能會說:「魁北克人真搞笑」,一旦人在外面就會覺得:「魁北克人真變態」。

    為了更好的明天努力奮鬥的人,我在那裡認識了很多,我早早離開了以後他們到現在仍然繼續努力著。幾年時間對任何人都是一樣的珍貴,可是也就在這幾年時間裡,那裡的社會曾經也嘗試過接近他們那麼一點點沒有?我為什麼覺得他們反而變得更加變態了呢?

    後來我就搬去了那座海濱小鎮 Shediac(別問我她的中文名,我也不知道)。當地人為自己的小鎮冠以「世界龍蝦之都」的稱號使得她小有名氣,可惜光憑著那麼一點名氣還是吸引不了太多人的注意,估計很多在加拿大生活了半輩子的移民也沒聽過她的名字吧。

    那些在移民之前曾擔心加拿大的生活太單調的人應該不會喜歡上那個小鎮。只有一條像樣的馬路,馬路邊的店也不多,但那些店卻也是當地居民的唯一選擇。鎮裡買不到的,就要到三十公里外的區域重鎮 Moncton(蒙克頓)去採購,但還有個前提條件:你必須有車。為什麼?因為那裡沒有公共交通。

    你不知道,那樣一個地方正合我的口味。

    我喜歡那裡的短暫夏天帶來的喧鬧(夏天遊客多),我喜歡晴朗的一天南風帶來的味道(南面有農場)。我喜歡少有機會接觸外國人的當地居民充滿好奇的追問,我喜歡有話沒話大家只要碰面就能聊起來的氛圍和風景。

    那麼喜歡,為什麼還離開?我在那裡生活最大的問題其實是飲食。我自己也沒想到原來飲食真的可以影響生活質量,飲食環境好的時候沒發現,反之其影響將會非常嚴重,短暫的一兩年還可以,可是你能忍下半輩子嗎?我不能。我可以不去外面吃,反而喜歡在家自己做,問題是能買到的料實在有限。你要我天天吃著當地人吃的度過接下來的幾十年,那我都不用活了。

    當然這一點並不是離開小鎮的直接原因,但我可以說,從此我也多認識了一點自己,而在決定下一站時又多了一點需要認真考慮的因素。

    然後我就來到了 Edmonton(埃德蒙頓)。

    還沒過來之前我對這個城市的印象是「尷尬的省會城市」。為什麼說她「尷尬」?因為這個省份還有 Calgary(卡爾加里),那裡的人口更多,經濟更發達,交通更方便,連我們日本領事館也在二十一世紀出頭就從埃德蒙頓遷去了卡爾加里。然而在過來之後發現這座城市能給我的生活環境遠比想象中的舒適,沒有特別突出,卻也恰到好處。

    城市範圍大,有足夠的空間可容納一百萬人口,不讓人覺得太擁擠,節奏也不會太快。由印度、中國、菲律賓、烏克蘭、伊朗和中南美各國來的移民實現了城市文化的多元化,也為城市添加了不少活力。擁有百萬人口的城市那些商家當然也不會忽視,這樣我做飯不但比以前方便了,還變得多樣化了,現在我家餐桌上,除了日本菜和中國菜之外,甚至還有韓國菜和泰國菜也頻繁出現。

    其實這些都不是什麼特點,這個城市確實沒有什麼特點。

    你要「做人」這裡的門檻相對較低,我這麼說別人聽起來可能有些怪。這裡沒有被人和社會強迫著你要接受的特點,生活成本(無論是一天的還是一輩子的)也都比溫哥華多倫多低很多。這裡有更多的空間和機會讓我做我自己。

    我相信既有特點又很宜居的城市會有很多,像過去的二十多年,如果還繼續找下去的話我也許會找到更好的。但自己的人生路這麼走了下來,在四十三歲這一年遇上了這個地方,我終於可以覺得差不多了,這裡還挺好,就這裡吧。

    會讓很多人感到意外的是,這裡的天氣比我在過去生活過的任何一個城市的都理想,夏天的氣溫基本不會升到三十度,寒冷的冬天只要多添一件衣服也就能捱過去。你不信就等下一個冬天再來我們埃德蒙頓體驗一下吧。

    最新發表的文章

    最受歡迎的文章

    spot_imgspot_imgspot_img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