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還剛開始的時候,有多少人想到過疫情會發展到今天的地步?有多少人做好了到年底都要陪它一起度過的心理準備?從恐慌到麻木我們已經經歷過了,下一個階段還不應該是事情的結局了嗎?
但如專家曾經預言過我們卻迎來了第二波,而且這裡(加拿大阿爾伯塔省)的日均確診病例比第一波來臨時的還多,一天就有四百多。全省人口只有四百五十萬,每天增加那麼多病人可不是能令人樂觀的一件事。
我在這樣的一個過程之中也感到過無奈,還用昔日的口頭禪「沒辦法」來試著說服過自己。其實大家都一樣,本來就不是什麼專家,當然也不是政治人物,事情將會如何發展,實情究竟又如何,我們從來沒有機會知道。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我們目前仍然處在這個過程中,一兩個月內都不可能掙脫出來。
去年因為在搬家前,今年又是因為新冠肺炎,萬聖節的晚上我家沒有燈飾也沒有糖果,有孩子按了門鈴我都不出聲假裝家裡沒人。去年說「明年再準備吧」,今年卻又是這樣,我都不敢再說明年了。
我們當然希望孩子們能夠把一年一度的節日過得快快樂樂、無憂無慮,這裡的網絡上也有相當一部分人「幫孩子說話」。我們知道他們以孩子的身份,帶著一顆純粹童心度過萬聖節的機會在他們的人生中也不會有太多次。
但換個角度來想,這可以是讓孩子們學會自己不只是個孩子,同時也是一名社會成員的一次機會。他們現在不一定理解,但總有一天會懂。在接下來的成長過程中他們都要學會背上種種責任,有時候還要為了他人而犧牲自己。有很多事情不是經歷了一次就能掌握,需要多次經歷過,等經歷變成了經驗後才能領悟到。
那些在網絡上說學校不應該停課,孩子感染了也不會很嚴重的人,難道都沒看過新聞報導說有多少學校爆發集體感染?與其說發生疫情不是孩子的錯,不如告訴他們不論誰對誰錯還有人冒著自己的生命危險幫助著別人,也有人在這場疫情中很無辜地離開。
讓人感到遺憾的事實是,那天晚上按了我家門鈴的,不管是小孩還是他們的父母,沒有哪一個是戴著口罩來的(裝的是智能門鈴,可以從攝像頭看到誰按的)。我們有位鄰居在門前擺的桌子上給孩子們放了糖果,旁邊還特意準備了消毒液,但他們說到最後也沒見有誰用過,都是直接拿了糖果就走人。
各國政府和醫藥界正在聯手研發新冠疫苗,據報導其中有幾家醫藥公司進行的試驗已經進入了最後階段。但具體要等到什麼時候才能投入使用?疫苗本來是需要經過長時間的研究才能夠滿足大規模生產的條件的,我們不能過於樂觀。
加拿大聯邦政府和各省政府紛紛推出一系列指導方針來提醒民眾為防止病毒的傳播而採取實際行動。問題是太多人依賴於政府和醫藥公司,甚至也依賴於身邊的他人,盲目認為政府遲早會漂亮解決,認為醫藥公司很快就會生產出疫苗,還以為別人不會是感染者。可是你說要求別人做超人,還是要求自己做一名有責任心的社會成員,到底哪個更容易些,更現實些?
至少從萬聖節那天的情況來看,我個人不能不擔憂這裡的感染者還會繼續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