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剛從 dog park 回來我忍不住問她:
「你是隻洋狗,是不是容易認得洋人的長相啊?」
其實在回來的路上,我都已經開著車在想:
「我的記性是不是真的變差了?」
◆
在 dog park 遇到了一對男女。他們從對面走了過來說我們又見到了,還叫起了我家小狗的名字,她也很高興地迎了上去。這個時候我在臉上掛著笑容卻在心中偷偷地想:他們是誰啊?我們見過嗎?什麼時候見的?後來也沒再多想,因為我知道肯定想不起來。
半個小時後回到了家,我又不記得他們的長相了。
我並非向來如此,但自從來到加拿大之後卻是一直如此。曾經還有幾次跟身邊朋友提起過這件事,說我很清楚地意識到自己不太會認白人的長相。去年底搬來這裡以後認識了一些鄰居,其中有幾位經常見到,還被邀請到他們家裡做過客,卻對他們的長相我的記憶依然很模糊。其實這樣真的很煩,也有時候很難掩飾住內心的尷尬。
可是為什麼會這樣?
這個問題已經存在了很長一段時間了,但也沒有去尋找過原因。我沒有想到過別人也會有同樣的問題,也沒想到還有人從科學的角度分析過這件事。原來這樣的現象叫「異族效應」或「跨種族效應」,據說是在知覺的發展過程中出現了「知覺窄化」而引起的。

聽起來好像是一種缺陷,然而有文章說:
看來這樣的現象本身並不說明我的記性有問題。那我不必再感到尷尬了?可惜我又不能。
總有一些人的樣子還能記得吧?我想了想,確實也有幾個。例如,在 dog park 遇到的人當中有一位我大概記得他的樣子。他外表有什麼別人所沒有的特徵?禿頭,個兒矮,有些發福,戴眼鏡,也都沒有任何特別的地方,不過他偶爾會給我家孩子餵點零食。還有那位我的隔壁鄰居,她體型較大,也戴眼鏡,只要距離我家百米範圍內碰上的話,我有信心能認出她來(上次在幾公里外的沃爾瑪碰到了她,我果然沒有辦法認出來)。
就憑著這樣的識別能力,萬一家裡進賊了,就算看到了人我又怎麼描述他的面貌和其它外表特徵?描述都不能描述還怎能讓警察叔叔阿姨成功抓賊?東西被拿走,自己也被驚嚇到命都要短了幾年,總不能讓賊逍遙法外。
在同時我也不能裝作沒發現另外一個原因可能也導致了自己記不住別人的長相。其實我在跟別人交談時總是不敢直視對方的眼神和表情。為什麼?因為沒有信心。以前呢?不會。是來到加拿大以後才開始的。這又為什麼?因為溝通能力有限。
近期常在媒體報導中出現的那幾位人物,如這裡的省長和首席醫療官,好在我可以直視電視或電腦屏幕上的他們,又不必和他們交談,這樣才能將這些人的模樣記得還算比較清楚(是,「還算」「比較」清楚)。與之相反,上次被邀請到鄰居家裡喝咖啡,他們這對老夫妻人很好,但坐了一個多小時後回來,早已經超負荷狀態的頭腦像在發熱到要冒煙了一樣,然後又記不太清楚他們的長相了。
我在這裡,對於別人而言,是個非常少見的亞洲面孔。即使不記得我長什麼樣,叫不出我的名,他們也會記得有這麼一個人。而我卻像是班裡新來的學生,面對著一幫長相差不多的,人又害羞得不敢看著他們說話,根本沒法記得誰是誰。
◆
據說由「知覺窄化」引起的「異族效應」是可以通過訓練得到改善的。但我不確定自己的情況究竟是「異族效應」帶來的因素較大,還是被信心和能力方面的原因影響了更多,再說我這樣的年齡記憶力已經開始衰退也不奇怪。所以我就不下「因為這樣,所以要怎樣」式的結論了,當自己長了點知識就好了。
對於我的疑問我家狗兒後來也說:
「你真的以為我記得那個人?只見過一次的,不管靠視覺還是嗅覺都認不得。我是見誰撲誰啊。」
我猜,應該是那樣吧。